鹿泉市教育局网站(鹿泉教育局官方网站)

出国留学 2023-12-28 10:14:01 0

  石家庄市鹿泉区教育局

  2020年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招生入学

  工作的通知

  各中心校、直属学校:

  为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26号)、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0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冀教基〔2020〕3号)、石家庄市教育局《石家庄市2020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石教〔2020〕8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方案,请认真贯彻落实。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招收的本地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全部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除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以及教育局依规调剂外,各公办学校不得招收片区外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招生办法具体如下:

  (一)合理划定公办学校招生范围

  各中心校要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总体目标,根据本行政区域内适龄人口数量和分布状况、学校布局、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为辖区内每一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合理划定招生片区范围。片区划定要综合考虑新建小区、插建小区、廉(公)租房等特殊情况,要做到“无缝隙、零死角、全覆盖”。片区划定后应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时,要邀请同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单位代表和家长代表参与,进行审慎论证,对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和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工作预案,积极做好宣传,确保社会稳定。

  (二)有序确定招生入学对象

  1.足龄原则。2020年小学一年级入学的适龄儿童需年满6周岁(2014年8月31日之前出生)。

  2.属地原则。适龄儿童、少年由合法稳定居住的实际住址所在中心校负责安排入学。

  3.房户一致原则。“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是指适龄儿童、少年户口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下同),且户口和住址符合户籍管理有关要求,即户口、住址和父母的《》或《》(规划用途须为住宅)相一致。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由区教育局、中心校根据适龄儿童、少年家庭实际情况和各学校学位情况调剂安排入学。调剂顺次:一是鹿泉区户籍、片区内房产;二是石家庄市八区户籍、片区内房产;三是外地户籍、片区内房产;四是鹿泉区户籍、新建小区内房产;五是石家庄市八区户籍、新建小区内房产;六是外地户籍、新建小区内房产;七是外地户籍、租房。

  4.稳定居住原则。适龄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应保持家庭实际住址相对稳定,每处住址原则上小学每6年、初中每3年只能安排一个家庭的适龄儿童、少年按招生片区就近入学,各中心校要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各学校要做好登记,并建立相关档案。共有房产不作为就近入学的依据(适龄儿童、少年父母的共有房产除外)。

  5.人性化原则。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一方为独生子女,且该适龄儿童、少年随父母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处落户,常年同住,无户口迁移史的,可依据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独生子女一方)的房产按招生片区就近入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一方为现役军人,另一方及该适龄儿童、少年符合“房户一致”情况的,可按招生片区就近入学。

  (三)简化优化报名入学手续

  1.公办小学、初中采取登记入学方式。本地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由其父母持身份证明、家庭户籍证明、合法常住固定住所证件、儿童预防接种卡等有关材料,小学到片区所属学校登记报名,初中由中心校统一组织办理相关手续。其中,城区五所小学报名采取网上报名的形式,家长于7月22日—7月28日通过“鹿泉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登录鹿泉区人民政府网站链接进入)报名办理。

  2.因家庭住址迁移等原因,需跨县(区)、跨乡镇升入我区公办初中的小学毕业生,需填写《石家庄市小升初跨县(区)转学证明表》(见附件2)或《鹿泉区小升初跨乡(镇)转学证明表》(见附件3),并于7月22日—7月 24日通过“鹿泉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登录鹿泉区人民政府网站链接进入)报名办理。

  鹿泉区小学毕业生需跨入主城区就读公办初中的,填写《石家庄市小升初跨县(区)转学证明表》(见附件2),并于7月 22日—7月26日通过“石家庄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系统”(登录市教育局网站链接进入)报名办理。

  3.各中心校、各学校要按照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要求做好招生组织工作,优化报名程序,避免人员聚集,确保招生报名、验证、入学报到等各环节安全有序。同时,要本着便民、高效的原则,进一步简化证明材料,招生报名时,不得要求家长提供或办理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实际办理程序复杂繁琐且有关单位无法证明的、通过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的证明材料。

  (一)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权利

  1.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全面落实县(市、区)长、教育局长、乡(镇)长、村长、校长、家长、师长(班主任)等“七长”控辍保学责任制,在摸清底数基础上,建立健全县、乡、村、校4本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台账,对于疑似失学辍学儿童、少年,认真做好劝返复学工作。充分利用“石家庄市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监测平台”,做好学生辍学情况动态监测,及时更新失学辍学儿童、少年台账,认真做好劝返复学工作,切实做到义务教育有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的,其父母应当向户籍所在地乡镇行政审批中心提出申请,提供县级及以上医疗单位出具的身体状况证明,备案后方可缓学。

  2.严查非法办学行为。各中心校要认真排查并严厉查处社会培训机构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不得以“国学”为名,传授“三从四德”、占卜、风水、算命等封建糟粕,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或造成辍学,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二)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

  1.做好随迁子女入学工作。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接收为主”的原则,健全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办法,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应入尽入,依法保障每一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按照市教育局等六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石教〔2015〕59号)有关要求,对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由教育局、中心校调剂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规范对随迁子女入学材料的审查,严格审核“五证”(户籍证明、居住证、住房证明、务工或经商证明、儿童预防接种卡),坚持程序规范,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不予办理入学登记。学校不得向随迁子女收取有别于本地户籍学生的任何费用。学校要实行随迁子女与本地户籍学生混合编班、统一管理,加强对随迁子女的教育管理服务,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2020年入学的随迁子女,其家庭住房证明和父母双方的务工经商证明须在5月31日前取得;受疫情影响,对2019年11月30日前,已向公安派出所申报居住登记,因入学报名要求原须在5月31日前申领取得居住证的外来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申领取得居住证时间可顺延至2020年6月30日,其中6月1日—6月30日领取居住证的外来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报名入学时,须同时提供居住证和派出所出具的居住登记凭证。

  2.保障残疾儿童、少年等接受义务教育。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纳入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整体工作统一安排。残疾儿童、少年在入学条件、入学流程等方面要与其他适龄儿童、少年同等对待;其入学年龄和年限应当与普通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相同;必要时,入学及在校年龄可以适当提高。要积极推进融合教育,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应安排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重度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通过提供送教上门或者远程教育等方式实施义务教育,并纳入学籍管理;根据属地管理原则,由残疾儿童、少年户口所在地的普通学校在特教学校指导下为重度残疾学生实施送教工作;要对照疑似失学适龄儿童核查和劝返复学工作中核查出的因残失学儿童名单,连同当地残联部门提供的适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名单,确定送教上门对象,落实“一人一案”,做好教育安置。在儿童福利机构被收留抚养的孤儿,由儿童福利机构持相关证明材料,到区教育局办理入学手续。流浪乞讨适龄儿童、少年,由救助管理机构持相关证明材料,到区教育局办理入学手续。

  3.落实华侨、港澳台籍和国际学生入学政策。华侨子女回我市接受义务教育按照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侨文发〔2009〕5号)执行。持有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的港澳台居民随迁子女,由实际住址所在地教育局调剂安排入学。依据《河北省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规定》和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前,须到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未备案学校一般不得招收国际学生。

  4.落实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优待政策。按照《石家庄市鹿泉区建立服务人才发展绿卡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和《石家庄市鹿泉区人才绿卡(C卡)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认真做好我区人才绿卡持有人适龄子女入学和转学工作。

  5.落实优抚对象优待政策。依据相关文件,落实好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新冠肺炎救治一线医护工作人员子女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的教育优待政策。

  6.做好其他依规调剂入学工作。因旧城改造、拆迁过渡等原因造成人户分离的,由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提供拆迁协议、现实际居住证明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原则上由教育局调剂安排入学。居住在无配套教育设施的新建小区、插建小区、扩建小区的适龄儿童、少年,由教育局、住址所在中心校调剂安排入学。

  (三)深入推进阳光招生

  做好招生入学信息公开。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开始前,区教育局、各中心校将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招生相关信息,包括辖区义务教育招生具体政策、学校划片范围、入学资格、报名材料、报名时间以及工作方式、监督举报平台、信访接待地址等。各中心校和各学校要建立并完善招生和监督举报制度,广泛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耐心解答群众疑问,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科学运用社会监督,努力提高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公信力。学校要在开学前公布新生名单等信息。

  (四)建立招生入学工作预警制度

  各中心校要建立健全招生入学工作预警机制,加强对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的预测分析,对出现常住人口中适龄儿童逐年增加、学位供给紧张的情况,要提前向社会发布预警提示,合理引导家长预期。招生期间,中心校要对辖区内可能新增大班额的学校进行预警提示,坚决防止产生新的大班额。

  (五)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提出的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十项严禁”纪律,公办、民办学校互不享有招生特权,坚决杜绝提前招生和掐尖招生。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包括提前进行招生宣传、承诺录取学生),变相“掐尖”选拔生源;严禁采用笔试、面试、测评或者任何变相形式的知识性考试方式选拔生源;严禁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严禁校外培训机构曲解宣传入学政策,炒作公办学校排名,诱导或欺骗学生家长;严禁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或参考;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减免学费、虚假宣传、照顾分班等恶意竞争方式招揽和争抢生源;严禁借转学名义变相掐尖招生;自2020年起,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学校不得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等名义招生,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不使用境外教材;严禁公办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民办学校不得借公办学校名义招生,不得故意混淆与公办学校关系,模糊办学主体,进行虚假宣传误导学生和家长;严禁借课改实验、小初衔接等名义进行或变相进行非起始年级招生;严禁任何学校以共建、捐资助学等各种名义择校乱收费;严禁违反学籍管理规定,违规招收借读生,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学校不得在招生结束后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学校不得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严禁设立或者变相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各种实验班,学校要均衡配置学生,鼓励通过电脑随机派位方式均衡分班,要均衡配置师资,合理组建班级教学团队,确定班级师生组合时应遵循随机原则,确保教学团队水平大体相当;学校不得在小学一年级入学报名、领取入学通知书、办理报到手续等环节组织任何形式的面试,不得向学生询问任何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类问题;严禁新增起始年级大班额,小学一年级、初一不得出现56人及以上大班额,鼓励有条件学校按照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每班不超过50人招生。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各中心校要落实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主体责任,要成立主要领导牵头的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对辖区内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负总责。中心校长、中小学校长是本中心校、本学校招生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辖区、本校招生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要完善招生工作实施方案,规范招生工作程序,建立并严格落实入学监督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并为招生入学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各中心校要面向学校具体负责人员做好招生政策的全员培训。要积极协调制定招生入学工作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小组,建立会商协调机制,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平稳招生,平安入学。要建立区教育局、中心校两级教育部门之间,中心校和学校之间的专项工作直通网络,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沟通、协商和处置,确保各个工作环节无缝衔接,确保学生及时入学升学。要直面矛盾,积极主动回应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中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热点事件,要讲清政策,及时澄清和消除不实信息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正确引导和缓解化解家长焦虑情绪。在出台重大改革举措前,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加强风险评估,做好舆论引导,设立必要的过渡时限,给社会留出合理的预期时间,确保社会稳定。

  (二)加大监管力度,严肃执纪问责

  继续深入开展中小学违规招生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健全违规招生查处和责任追究机制,畅通举报和申诉受理渠道,加大监管力度,全程跟踪监督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对违规招生行为,要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纠正一起。对违规的公办学校,由教育局责令限期整改,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撤销荣誉称号等处理;同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视情节对校长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党纪、政务处分、处理直至撤职或者解除聘用关系;涉嫌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追究法律责任。对于违规办学行为被市级以上媒体曝光并查实的,教育局将对涉事学校及中心校予以全区通报批评。

  (三)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学籍管理

  各学校要在教育局的安排布属下,充分利用河北省学籍管理服务平台组织实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严格落实“一人一籍、籍随人走”原则,提高学籍管理信息化水平,按照学籍管理程序办理新生注册和毕业升级工作。要通过学籍管理,及时掌握学生流动和辍学情况,为减少学生无序流动、全面实行就近入学、加强控辍保学提供技术支撑。对于不满6周岁的儿童,不安排入学,不予学籍注册,并对私自招收不满6周岁儿童入学的学校,严肃追究校长及相关责任人责任。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生学籍异动管理,特别要加强区域外招收和转入学生的学籍管理,严格控制学生非正常流动。学生学籍经正常招生程序进入学校后,其他学校不得任意调取其学籍。学籍是学生入学的结果,不是入学和转学的前提条件,不得以学籍问题为由拒收学生。学生没有到校报到入学的,学校不得通过招生程序将其学籍注册成正式在校生。

  (四)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各中心校要充分、深入、细致解读招生入学政策,着力宣传促进教育公平的具体举措,积聚工作正能量,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要在招生入学关键环节和关键时点,就关键政策、群众关心的疑难点做好宣传释疑工作,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要引导广大家长充分认识就近入学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价值和意义,树立科学教育观念,把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理性帮助孩子确定成长目标,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化倾向,避免盲目跟风择校。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总结推广招生入学工作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积极宣传优质均衡发展成效和老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努力营造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要高度重视舆情监控,健全完善舆情应对和处置机制,确保招生稳定。

  附件:

  1.招生时间安排

  2.石家庄市小升初跨县(区)转学证明表

  3.鹿泉区小升初跨乡(镇)转学证明表

  4.城区小学及小升初跨区、跨乡镇转学现场验证地址

  石家庄市鹿泉区教育局

  2020年7月15日

  附件1

  一、7月22日—24日

  ,跨区、跨乡镇升入鹿泉区公办初中的进行网上报名,现场验证时间为8月1日—8月3日。

  二、城区五所小学:2020年7月22日—28日进行网上报名,现场验证时间为2020年8月4日—8月8日。

  三、除城区五所小学之外的小学原则上7月30日前完成本地户籍小学招生工作。

  四、8月16日前完成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招生工作。

  五、8月19日-8月20日,处理初中招生遗留问题。

  六、8月22日前原则上完成初中招生工作。

  七、8月23日—24日,处理小学招生遗留问题。

  附件2

  注:需要填写者,请于7月22日—7月 24日通过“鹿泉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登录鹿泉区人民政府网站链接进入)报名办理。

  附件3

  注:需要填写者,请于7月22日—7月 24日通过“鹿泉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登录鹿泉区人民政府网站链接进入)报名办理。

  附件4

  城区四所小学:小学一年级在片区内报名的鹿泉区城区户籍适龄儿童

  育才小学:小学一年级在城区报名的非鹿泉区城区户籍适龄儿童

  区教育局进修学校后楼会议室:跨区、跨乡镇升入城区两所初中的六年级毕业生

  其他初中学校:跨区、跨乡镇升入相应初中的六年级毕业生

  编辑制作:付彤

  声明

  凡本号原创作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精彩鹿泉

  微信号:jingcai-luquan

  新闻热线:0311—

  投稿邮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