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历史(三十四)八年抗战,历史绝不能忘(无锡抗日战争历史事件)

出国留学 2023-12-28 11:54:02 0

  万卷楼会议会址

  万卷楼会议场景

  1931年,侵略者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年底,沪宁之间爆发三次抗日救亡学潮,学生皆积极参与。11月24日,全县1300余名高中以上学生赴请愿。在内忧外困各方压力下,宣布下野,隐居。重组政府,任行政院院长。1932年1月孙科政府解体,无锡籍爱国民主人士王昆仑随孙科赴沪办报,鼓吹抗日,倡导民主,反对独裁。1月26日,王昆仑出资委托县党部、孙祥凤在锡创办《人报》,王昆仑任社长。此后,《人报》大量报道了抗战前线消息。1933年,王昆仑在南京加入,专事高层的统战工作,为推进二次国共合作、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4年,上海中共党组织和作家,凭借自身声望与影响,广泛投入社会文化活动,在生活书店、、社联等组织周围形成了一个新的左翼抗日救亡文化圈,锡沪两地交流日益频繁。1934年,上海在无锡通惠路建筑工地拍摄电影《》外景,年轻音乐家以筑路工人的为素材,谱写了电影主题歌《大路》和《开路先锋》。1935年初,吸纳无锡工会领袖陈佩三等一批社会知名人士加入社联,同时上海进步人士也经常来锡进行民众教育活动。

  上海救亡演剧队第四队在惠山李公祠为慰问抗敌伤员将士演出

  中共成员王昆仑与孙晓春、曹孟君、、等于1933年在南京成立“读书会”,传阅进步书籍,并在沪宁沿线大中城市举行读书会活动。1934年秋,包厚昌、过鉴清、李鸿年、李洁人等15人发起筹备无锡读书会,次年3月读书会在无锡县立民众教育馆正式成立,传播进步思想,推介作家名作,教唱《》《游击队员之歌》等,积极宣传抗日。

  1935年的中,上海数千名学生乘专车赴南京请愿,列车抵达无锡车站时受到社会各界声援,民众教育领袖还亲率学生代表前往慰问。因政府下令阻止学生列车进京,请愿学生暂憩于无锡中南大剧院。无锡师生上街游行抗议,声援上海学生赴京行动。

  1936年8月23日,“无锡学社”在省锡师礼堂宣告成立,为理事长,陈佩三、、钱秋伟,张其楠()为常务理事。学社成立后积极参与民众教育活动,举办民众学校、工人夜校,组织大众歌咏团、剧社等,在城乡流动演出,宣传抗日。去世后,无锡学社于11月1日在锡师附小礼堂举行500余人追悼活动,并在公花园同庚厅展出鲁迅作品,借《锡报》出版《鲁迅特刊》。1937年初,上海新知书店在锡开辟销售网点,包厚昌、陶汝良等也自筹资金创立无锡书店,门销鲁迅、、等进步作家名作,这些书店!至爆发、无锡沦陷歇业。

  1937年7月7日“”,宣告全面抗战开始。7月28日,各界抗敌后援会成立,设总务、宣传、慰劳、劝募、救护五个组,后援会总部设于县商会。8月13日,日军侵略战火烧到上海。次日,国民政府军委会司令长官,来锡设立司令长官部,无锡遂成为沪淞抗战的调度、军运、后勤与信息中心,战时体制建立,全面进入战时状态,无锡民众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后援会动员民众,全力募捐,慰劳军队,救护伤员,安置难民,并创办机关报《达报》,邀请上海救援剧团来锡演出《三江好》等抗日剧,并在省立锡师礼堂举办讲座,邀请学者、救亡运动领袖、薛暮桥、沙千里等前来演讲,掀起抗日救亡高潮。

  在持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无锡向前方派出民工一千多人,征发各类车辆、运输拖车72辆,各类船舶千余艘,修建军事公路一条,向抗日军队捐助大米10万石和大批猪肉、蔬菜、油料、柴草等,实业家捐助面粉5万包,民众捐助衣物、用具不计其数,由后援会负责源源不断发往上海前线。

  上海会战后期,江阴要塞发生激战,自8月16日大战爆发至12月初江防失守,历时108天。这是抗战时期苏南地区发生的唯一一次中日水战,日军凭借空中优势,空袭击沉中国主力宁海号、,击伤击毁其他战舰多艘,情势日益危急。守军于江阴要塞死守,历经三个半月,虽海军覆没、江防已破,但有效阻遏了日军沿的西进,赢得了长江下游军政机关、工矿企业向大后方撤离的时间。在这场战役中,采用沉船进行封江,总共自沉了43艘军舰商轮、185条民船盐船,12艘其他舰船,辅以水泥沙石,在长江上筑就一道水下封锁线。继清初“”后,“江阴自沉”再次演绎了一段历史的悲壮。战后,日军雇佣1000余人打捞沉船、铲除障碍,用了7天7夜才勉强清理出一条很窄的航道,仅能容小型舰船通过。而脚下有“海上”之称的海军电雷学校(培养海军初级军官和士兵的专门学校,全部官生编入战斗序列,学校所属舰艇尽毁,学兵总队遣散。

  无锡城内,1937年10月6日城北车站和工厂区遭敌机轰炸,全城停产;敌机又重点轰炸西门外工业区和北塘商贸区。11月10日一次投弹140余枚,市民死伤280余人。11月8日,国民党县党部西撤,政府机构瘫痪,居民外逃避难。11月23日日军入境,无锡陷落。日军首先残暴屠杀了在羊尖一带协助国军修筑工事未及撤离的数百位民工,又在东亭许巷村用射杀200多位村民,全村仅一个婴儿幸存于尸骨堆中。25日,进城后的日军大肆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持续20余天,共杀害余人,城区三里桥、工运桥、、、棚下街等繁华街市全部遭焚毁。

  日伪黑暗统治时期,锡邑百姓受尽磨难,不仅财产损失殆尽,还随时可能惨死于屠刀。1938年,城中七尺场钱家在无锡、的老宅皆被劫掠一空,、钱基厚兄弟携家眷避难上海法租界,、夫妇归国后也暂居上海,漂泊无定。杨绛的、教育家曾任北京女师大校长,这年1月1日在苏州被日军推入河中乱枪射杀。钱、杨遭遇不过其时百姓遭受戕害的一个切片。留日法学家韩慕荆,乃无锡元老,因用斥责闯入红十字会施暴的日军而被乱刀刺死。在马山中,日军一次就残杀男女老幼1500余人,又将山林古树全部伐光或焚毁。日军对原政务人员、新闻记者、知识分子则施以更残忍绞杀,曾将一知识青年悬吊城头三昼夜,以诱捕抗日志士。普通民众亦受尽屈辱,凡日军把守城门进出时都必须鞠躬行礼,稍有不慎就会挨打受罚。

  无锡工厂企业在日机轰炸下损毁严重,近10万产业工人因失业流散四乡,沦为贫民、小手工业者,甚至乞丐。在日军组织复工的企业,工人如同奴隶,女工受辱致死事件多有发生。工人数度罢工却遭武力镇压,敌伪当局又将封帮黑势力引入工厂,利用其组建伪公会,助纣为虐,欺压工人。这一时期,之前已淘汰的落后生产方式,如缫丝作坊、土染坊、畜力小磨坊、土灶小油坊等再次兴起。银行停业,小钱庄却多达200余家,城内出现成千上万跑单帮的人,支撑着千百个小作坊的生产流通,本埠工商业水平大幅下降。农民丧失了耕牛、车辆、排灌机械,与城市工商业的联系也被切断,农业自然经济退缩。

  爆发后,日军利用米市抢购劫夺,掏空无锡存粮。汪伪政府为虎作伥,于1942年6月强制推行券,以1:2比率强行收兑,严禁法币流通,使粮价从1937年的白米每石8-9元,猛涨至每石伪中储卷250元。1943年1月,汪伪政府又推出《战时物资移动取缔暂时条例》,实行全面经济统制。日军以回扣为诱饵,委托13家粮行以1/3的市价抢购粮食,使无锡粮价每石白米价格从250元猛涨至伪中储卷1800元,次年又暴涨至9000元,并迅速突破万元大关。由此,通货膨胀进入不可收拾的恶性期,将沦陷区百姓逼进了死亡线。

  1945年,日军在一败涂地,本土亦遭毁灭性轰炸,在华日军已是强弩之末。5月,无锡物价已达天文数字:白米每石伪70.36万元、豆油每百斤伪中储券90.13万元,敌伪经济濒临崩溃,军政机构开始瓦解。苏北主力在粟裕领导下南渡长江,经太漏地区抵达浙江长兴,与当地新四军会合后成立苏浙军区,抗日武装实力增强,对、锡西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当日,新四军苏浙军区向沪宁杭之间日军发出通牒,令其停止抵抗。无锡抗敌力量很快攻克、甘露两镇,西进城北区周山浜,继而接应苏北南下主力收复无锡城。9月,驻扎宜兴、江阴的日军先后撤离,三县由此全面收复。

分享: